当我拿起这本书时“复活”二字让我产生了疑问:谁复活了?怎样复活的?当我用心堵着白纸黑字时,才体会了用意。
这本书讲述一个人心灵的净化,从而感到“复活”。这本书主人公叫聂赫留呆夫,他是一位贵族青年,早年与女仆产生了爱情,但是没有过多的六路,当他做几年军官回来以后,善良的他却变成了一头野兽,玷污了女仆卡秋莎,给女仆一笔钱后就抛弃了她。而他之后目睹了卡秋莎毒死人命案的过程,而卡秋莎扫视了他后,他才悔恨了过去。
我感受到了聂赫留呆夫的洗心革面。一个错误并可怕,只要你改正,上帝并不会怪你,所以他重新开始写日记,“同人人身上都存在的圣洁的自己谈话”。
《复活》是列夫-托尔斯泰三大代表作中最晚的一部,被认为其作中“最高的一座峰”。它没有《战争与和平》史诗般的恢宏气概,没有《安娜卡列妮娜》的波澜和不安的骚动——它,是体现了一位伟人的暮年心灵和悲天悯人的大气!
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曾说“《复活》是歌颂人类同情的最美的诗,最真实的诗,书中体现了卑劣与德行,一切都以不宽不猛的态度、镇静的智慧与博爱的怜悯去观察。”它被列宁称为“俄国革命的镜子”,它鲜明地体现了托尔斯泰撕毁一切面具的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。
我身为一名小学生,虽不能像列夫托尔斯泰那种拯救俄国的革命,但只要清醒就能分清黑红皂白。古人有句“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”。对啊!这本书不仅是精神上“复活”,更是心灵上的“复活”!即使当代,许多人也许正在悄然地埋葬自己的这些美好的感情却毫无察觉。这时候,我们不该“复活”自己那沉睡的心吗?
《复活》是精神的净化,更是心灵的净化!